各有关供用水户: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需求和过程管理,控制用水总量,提升用水效率,节约保护水资源,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本着公平高效、合理便民、科学实施的原则,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计划用水管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统领,以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前提,不断创新计划用水管理机制,通过促进用水户科学管水、用水、节水进而推进全社会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
二、总体要求
以《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用水管理办法》为依据,以保障用水户合理用水需求为前提,以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为依托,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落实责任、广泛宣传等方式,提高用水户节水意识和用水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水安全保障。
1、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用水户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年用水量5000m3以上(含5000m3)的非居民用水户(以下简称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2、计划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行政区域内用水户的年度计划用水总量要低于本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其中,地下水年度计划用水总量要低于本行政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并符合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的要求。
3、用水户要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落实部门和专人具体负责用水、节水工作,做好用水、节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建立用水、节水记录台账,按规定开展水平衡测试(或用水合理性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报送用水、节水统计报表。
三、工作内容
计划用水管理包括计划建议、核定、下达、调整、考核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一)用水计划建议。用水户应于每年12月20日前向节水管理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的用水计划建议;新增用水户和特殊用水户应当在用水前30日内提出本年度用水计划建议。用水户提出用水计划建议时,须提供用水计划建议表。用水计划建议表包括用水户基本情况、计量设施安装情况、本年度取用水情况、本年度用水合理性分析和节水措施及成效、下年度用水建议及说明等。用水户(除停水)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用水计划建议的,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其限期办理用水计划。
(二)用水计划核定。节水管理部门可采用近三年实际用水量加权平均值、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核算值、用水户用水计划建议值三者最小值作为用水户的用水计划建议的核定值,核定值可结合实际情况浮动10%。
1、加权平均系数可按照上年0.7、前年0.2、大前年0.1计取,只有2年用水量的按照上年0.7、前年0.3计取,只有1年用水量的直接取用,未满1年的按月折算为1年。
2、有下列情形的核定值下调,下调幅度不超过10%:
(1)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或者设备的,核定值下调3%。
(2)具备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条件而不利用的,核定值下调3%。
(3)未按照要求上报用水、节水统计报表的,核定值下调2%。
(4)上年度发生超计划用水的,核定值下调1%。
(5)未按规定完成水平衡测试的,核定值下调3%。
(6)未完成节水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工作,每有一项,核定值下调2%。
(三)用水计划下达。节水管理部门于每年1月31日前下达本年度用水计划;对于新增用水户和特殊原因未下达年度用水计划的,节水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20日内下达补充用水计划。
(四)用水计划调整。用水户需调整用水计划的,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提交用水计划调整表,说明用水计划调整原因及相关证明材料,并提供用水户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说明材料。节水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五)用水计划考核。城市非居民用水按年度考核,每年1月15日前公共供水企业将上一年度计划用水管理的用水户年度实际用水量推送给节水管理部门,节水管理部门根据用水户年度实际用水量和年度计划水量对用水户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于2月5日前推送给公共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按照考核结果征收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费,并于3月1日前将征收情况报节水管理部门。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地下水用水执行水资源税改革相关规定;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户超计划用水的,按《包头市3658商城_365bet娱乐场平台_365bet中文版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计划用水举措的通知》执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市3658商城_365bet娱乐场平台_365bet中文版负责城市计划用水制度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计划用水的组织实施并指导全市计划用水工作。公共供水企业负责其用水户的年度实际用水量的推送、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的征收和使用。
2、完善配套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完善计量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智能化管理,提高计划管理水平。
3、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水情教育,引导用水户树立节水观念,提高节约用水自觉性。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创造良好舆论氛围。